(原标题:上海企源因劳动争议被告,9月5日在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审理) 据天眼查法律诉讼信息显示,上海企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企源”)因劳...
每经AI快讯,截至4月11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7906.07亿元股票配资入门书籍,较前一交易日减少4.56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7077.67亿元股票配资入门书...
《2024 年度十大电商代运营公司排行榜出炉》配资天眼 在当今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电商行业如日中天,众多品牌纷纷涌入电商领域,期望在广阔的网络市场中占据一席之...
近日,陕西米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到位白城配资,被罚款46万元。 “信用中国(陕西)”官网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榆金监罚决字〔202...
5月11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于5月10日-14日期间,在上海共同举办2024年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在今天举行的2...
(原标题:独家|央行要求部分理财子报送产品净值及赎回情况 有农商行收到交易商协会问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 政策利好之下,资本市场忽如一夜春风来,迎来久违的大涨。 9月24日央行等三部门联手送出政策“大礼包”,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前召开并罕见部署经济工作,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提振,上证指数连续多日大幅上涨,五个交易日内连破2800、2900、3000、3100、3200、3300六大整数关口。 股市情绪高涨之余,年初持续高歌猛进的债市却明显刹车,30年期国债期货一度创上市以来最大跌幅,目前已从年内高点116.00元跌至110元附近。从业内反馈来看,止盈情绪升温叠加股市表现强势压制了债市多头情绪。 央行多次提示的收益率上行风险也“照进现实”。记者从业内获悉,有农商行金融市场部近日收到交易商协会问询,内容是如何看待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2.3%的后续影响和演进方向。还有理财子人士告诉记者,上周五,央行要求公司报送产品净值及赎回情况。此前有市场人士担忧国债收益率上升会引发赎回负反馈,重现2022年“债灾”行情。 ![]() Wind数据显示,上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最低的2.01%附近上行至2.24%左右,上行幅度超20BP,3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最低的2.14%附近上行至2.42%左右,上行幅度约30BP。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长债收益率有所回落,截至16:30,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报2.1575%,下行8.00bp,3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报2.3350%,下行8.25bp。 展望后市,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告诉记者,近期推出的金融重磅政策对债市有一定影响,但具体还要看政策效应的大小。当前政策组合拳旨在在于扩大有效需求、推动价格温和回升,即推动名义GDP回归到实际GDP上方。如果政策目标能够得到实现,将推动国债收益率继续回升。国元证券宏观首席杨为敩也告诉记者,债市长期跟货币政策和经济基本面高度相关,股债跷跷板只是短期效应,后续还要重点关注经济基本面的变化。 除了经济的恢复情况,债券收益率能否继续上行也要看债市赎回负反馈情况。所谓赎回负反馈,是指债券收益率上行引发银行理财产品和公募基金等资管产品净值的下跌,从而导致资管产品份额被持有人赎回。为了应对赎回和止损,资管产品的管理人不得不处置其所持有的资产,该行为又会进一步导致债券收益率的上行。 招商证券固收首席张伟表示,目前来看长债上行风险整体可控。一方面,理财破净率还偏低,居民和企业净赎回压力有限,债市杠杆率也不是很高。另一方面,银行配置盘在8至9月保持谨慎,并未大幅加久期,本次调整之后银行自营料会加大配置力度,从而起到稳定债市的效果。在他看来,负债稳定的机构可以逐步布局长债调整后的配置价值。 还有观点认为,近期超预期的政策组合拳出台,直指经济需求不足现象,会增加优质资产的供给,也会缓解短期内资产荒现象。例如,如果采取发行特别国债融资,为六大国有银行补充一级资本,可以增加债市安全资产的供给。此外,补充资本金后,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预计将进一步强化。 不过,伍超明告诉记者,考虑到我国中长期内经济结构转型、新旧动能转换的格局未变,资产荒难以得到根本性缓解。在他看来,我国近几年出现资产荒现象,主要和四大深层次原因有关:一是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期,传统行业投资回报率下降,新兴行业的优质资产数量难以弥补传统行业优质资产减少留下的缺口,优质资产稀缺不是短期现象,应该是常态;二是转型期间经济增速放缓,也导致优质资产生成速度减慢,市场上可投资的优质资产减少;三是化解金融风险的监管政策加强,也影响到资产的供给,如对影子银行、表外业务等的规范,导致部分高风险资产被挤出市场;四是对优质资产配置需求并没有减少,保险、养老基金等长期资金入市,机构投资者对优质资产的需求大幅增加。 伍超明还称,展望未来股票配资保证金,要真正走出当前国内需求不足、价格低迷困境,仍需财政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提供增量需求,启动一个基于居民财富增长的消费需求扩张为核心的新循环。下一步,较大规模财政刺激或许正在路上。 |